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分卷阅读368 (第2/2页)
家歌颂,还有翻来覆去的一些故事与评书。最有用的属于新闻电台。最受欢迎属于故事评书戏曲电台。早晨第一件事,干部们把村口天线挂起来,将队里唯一的小喇叭装好,等待广播电台的新闻节目。早间新闻里甚至还有,谁谁谁领导人见外宾消息,有时候还会有国外新闻国内政策,那可是传说中的人物。村民们能听到他们的行动,一个个激动不已,纷纷化成小粉丝,有不识字的爷爷奶奶们,逼着娃娃们作新闻笔记。甜妹儿托腮思考,增加扩音器数量或增加扩音器质量,按照价格与现实缺电问题,主要需要前种,一个喇叭不行,两个三个总可以。村里用得是舌簧喇叭,这类喇叭用软铁材料制成的,舌簧磁化,与磁体相互吸引或排拆,产生驱动力,令振膜振动而发音,属于初级扩音器,可不需要电线供电。小喇叭供销社八毛钱一只,并不是特别贵。听从甜妹儿的建议,村民们的同意,张队长以及干部们花队里公钱,买来一些天线与手掌大小的喇叭,再把信号器加强。同时将一根铁丝接到高天线,一根地线埋进土里,俩根线接到新的三个小喇叭上,自然也能收到声音。这样子,在村口蹲着吃饭的村民们,只要安静下来,人人都可以清晰听到喇叭里传出来的五花八门的广播。要不是距离家太远,有机灵鬼甚至打算把喇叭装在自己家里。村民们百听不厌。一天整整十二个小时,听着咔咔滋滋或人说话声,歌曲故事戏曲等,山娃娃们依旧会喜笑颜开。地里干活、听不到广播的队员们也更加得劲儿,得空一定要坐在村口阴凉处休息,傍晚也端着斗碗,蹲或坐在村口处听广播,连隔壁两村也会来蹭听。老人们挑水劈材、种地、养猪养鸡养鸭、养猫养狗都惦记着村里的广播,恨不得把家到平坝里去。这广播有一个特殊小毛病,老人们乐呵呵道:“它时不时需要往埋线处浇点清水或盐水、以免广播员们口干说不出话来,这和咱们平日里讲话一摸一样,讲得口干要润润嗓子。”首次听到这类新奇说法的甜妹儿,一口凉白开喷到小粉团身上。黑眼圈粉团第一次露出纠结的表情,最后还是屈服于小姑姑的撸毛下,用小爪子自己擦拭,蹭蹭蹭‘喵’,把肚皮露出来。甜妹儿皱眉道:“你不是猫。”“喵呜呜?!”粉团歪歪头,懵懵懂懂眼里里,像是在问,它肚子上的绒毛不够软吗?甜妹儿□□一把:……好吧!你赢了。“浇水是为增加地线的导电性。”对于村民们错误观念,她有时候会纠正长辈晚辈思想,至于某些老辈,他们已经放弃治疗,只希望别给电视机里演员喝水。这时,农民文化生活十分贫乏。村口广播成为村里丰富娱乐文化生活的不可或缺必需品之一。因为简陋的矿石收音机,甜妹儿不仅得到村民的夸奖倾佩,还得到生产队的三块钱奖励,以及五十工分。没料到组装矿石裸机的花费还能回来一半,算是意外惊喜。最重要的是,她工资有高涨。虽不至于翻三倍五倍,但最终工资月薪四十八,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